馬來西亞檳城-自助旅行(上)

檳城大橋 圖片來源:伊蓮拍攝

前陣子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終於告一個段落,台灣出國熱潮也沒這麼瘋狂了,雖然前景未定,但還是選擇了出國休息一趟。這是一次很特別的旅行,除了是疫情後的第一次旅行,事務纏身最後兩天才開始訂住宿和機票,一共10天的時間,專屬於自己一人去旅行的時光,當時我在想著,雖然自己旅行的經驗不少,但10天對我來說還是很長。

後來,只要一想到馬爾他六個月都能熬過來了,覺得沒有任何出國經驗會比當個孤獨的異鄉人更困難,雖然我什麼答案都沒有,心裡是躍躍欲試。

印象中2015年結束吉隆坡旅行後,我的願望就是-下次想到檳城或沙巴走走,將另一個選項韓國釜山忍痛排除掉之後,終於在8年後實現了這個希望,來到了馬來西亞第二大觀光城市-檳城。

本次馬來西亞自助旅行文章將分享分為檳城(上)(下)蘭卡威(上)(下)。因為我不是一個標準的旅遊部落客,這些文章不會介紹哪裡好吃、哪裡拍照、哪裡要打卡,文章將偏重於自助旅行的經歷談,在當地遊覽的觀察,文化交流體驗,少數的景點和地點介紹,以及旅行途中的感悟和趣事

如果你是一個自助旅行者,或喜歡看一個旅行者的自言自語,那麼這裡想邀請你繼續閱讀這系列的文章。接下來那麼進入正題。


簡介檳城

檳城地圖-取自Google map

檳城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北側,由檳島威省相隔著檳威海峽而組成,而檳城之名源自於過去這裡曾有許多的檳榔樹而得名。舊時馬來西亞政府因為戰爭而曾經把檳城割讓給英國作為殖民地,當西方殖民者來到這裡時,已經有清朝的華僑和福建人生活在這裡,而當地印度人是源自於英屬時期,為擺脫印度的種性制度而移民至馬來西亞的南印度移民者後代地理位置、殖民歷史和背景造就了馬來西亞民族的多元性,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國內主要的宗教信仰為伊斯蘭教

檳城是馬來西亞華人地密度很高的地方,高達四成,在當地遊覽時可以看到許多華人臉孔的店家,經營著公司、茶葉店、商店、小吃攤等,有時候還可以聽到道地的普通話和馬來語夾雜,菜單上通常會有簡體中文可以閱讀,對於台灣人來說這裡相對親近,不會有嚴重的隔閡感,有些老一輩的人家還會講閩南話,但聽起來和台灣的台語還是不太一樣就是了。主要在這裡可以使用的語言為英文或中文溝通,馬來語當然是當地最常用的。

來檳城旅行的好處是,這裡不僅有一部份華人的文化飛行時間4個半小時不會太久,與台灣也沒有任何時差,落地到這裡後非常好適應,飲食上融合了閩南、客家、印度、馬來西亞等元素,以飯和麵為主食,口味偏重、鹹、油膩、甜、微辣。這裡的插座是英式G型插座,從台灣出發的話記得帶轉接頭。


氣候與飲食

馬來西亞為熱帶國家,全年氣候溼熱高溫,年均溫最高為攝氏30度至32度、最低為攝氏24度至25度,全年有雨,雨季在9月至11月期間,就體感來說,幾乎感覺不到這裡有四季的變化,天天都是夏季

五月時,我在當地時感受只要超過早上10點出門就非常炎熱難耐,加上氣候又很潮濕,容易產生悶熱感,雖然身體流汗但仍然很悶,記得帶著透氣排汗的短袖穿著,偶爾在傍晚期間遇到午後雷雨,夜間常有打雷的狀況,所以雨具拖鞋也是來這裡旅行的好朋友。

即便在台灣因氣候改變很能適應所謂的「炎熱」,但是我覺得馬來西亞的「溼熱」是另一種層次,有機會來的話請大家自己去體驗看看。

在飲食上來說台灣人會吃得很習慣,主食可以選擇米飯和麵食,也有粄條和粉腸、粄條等選擇,可說是融合了馬來當地、閩南、客家、印度,以及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在這裡比較不一樣的是罕見豬肉口味的食物。以咖哩來說的話,常見的有雞肉、牛肉、海鮮等選擇,這部分影響不大,可以先知道一下背景原因。

我發現這裡和香港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去小攤販或者餐廳用餐時,通常店家都會假設顧客一定會點飲料,每次點完餐後,都會多問一下:「飲料要喝什麼?」,香港的選擇通常是濃茶或咖啡,在檳城則是白咖啡、果汁、涼茶等,某些地方還會強迫顧客點飲料不然就會多收清潔費。因為在馬來西亞真的很炎熱,通常飲品都是加入大量的冰塊讓客人消暑。 我其實挺不習慣,因為沒有每餐都要喝飲料的習慣。

口味方面,相較於台灣偏重鹹、微辣、油膩,所以很需要飲料解渴,這也是大馬的飲食特色之一,食物吃起來很過癮的。甜品方面似乎沒有所謂的甜度可言,都是「十分甜」,我在當地品嘗的Cendol (煎蕊)、國民飲料-美祿都十分甜膩。對我來說也很困難的地方是,這裡的食物組成偏重在澱粉和油脂,少量的蛋白質,很少放入纖維和蔬菜,所以大家要多喝水不然在這裡吃久了很容易會便秘。在檳城普通一餐10RM-15RM就可以搞定,以下分享這幾天吃的食物:


交通與物價貨幣

檳城的交通相當便利,一般短暫停留的遊客只需要下載兩個APP即可搞定在檳城的交通。我選擇在檳城居住的區域為喬治市George Town接近小印度(Little India)區的Airbnb,所以在市區內許多景點都是可以步行抵達,非常方便。

APP名稱功能
Moovit規劃檳城公車Rapid Penang行程與時間、費用
Grab類似Uber叫車軟體,在馬來西亞很普遍
檳城實用交通APP

檳城主要的大眾交通工具為公車Rapid Penang,票價非常平易近人,在1.4RM-5RM之間,不論是從機場坐車到市區,或是從市區想要坐公車到郊外都可以搭乘,搭配Moovit APP的時刻查詢讓你在大馬自助相當便利,從乘坐的舒適度、整潔度、司機友善、費用等方面來看都非常不錯

從炎熱的戶外跳上冷氣涼爽的公車,真是在檳城旅遊其中一件最開心的事情了。上公車時司機會問你要去哪一站,然後按里程數收費,將你準備好的零錢投入箱子內,和司機拿收據就可以輕鬆坐下來了,到站前記得按下車鈴,附上公車里程收費參考:https://myrapid.com.my/bus-train/rapid-penang/rapid-pg-bus/ (點入網址按最右側的Fares可以看到收費標準)

你也可以選擇購買套票Day Pass,但我在檳城坐車頻率不是那麼高,所以就選擇單次付費。

在檳城使用的貨幣為馬幣(令吉RM),換算台幣匯率大約為-1元馬幣:7元台幣,因為馬幣在其他國家並不常使用,且旅遊後將馬幣換回台幣匯率很差,因此可以先預估一下自己想要花多少馬幣,在當地消費完盡量不要剩餘。我在檳城和蘭卡威幾乎都是現金消費,除了機票和住宿都預先付款,當地的消費金額都很普通,所以都以現金為主

我在檳城和蘭卡威的經驗是,這裡的物價水準在食衣住行方面,對於台灣人來說非常划算,所以不需要太擔心來這裡旅行要花大錢,很容易控制在預算之內。

若有需要的話,可多帶台幣現金在身上,到當地的換錢所(Money Exchanger)換更多馬幣,最後我要回台灣前也是到換錢所確認匯率,將剩下的馬幣換回台幣。(補充一下,進去換錢時先眇一下匯率,因為每家不同,而換錢所幾乎都是黝黑的印度人經營,換錢時可以體驗到和錢味很重的人講話的感受,大家可以試試看。)

在檳城可以嘗試的交通方式有:走路、單車、租車、人力車、公車、Grab私車


與檳城當地人的相處

我的經驗是,檳城和蘭卡威的當地人都很好相處。記得以前去吉隆坡旅遊時,雖然是跟團,但是我們在馬來西亞和當地的店員和路人交流的經驗都很好,或許是因為天氣溫暖、民族多元的緣故,因此不會有嚴重的溝通想法差異和所謂的無法理解,即使語言不一定可以互通,大部分的人會盡量處理你的需求和疑問。不過旅人們到那裏旅行時,自己也是要釋出善意和尊重,畢竟兩個不同國家的人習慣、觀念還是會有所不同的,若你是旅行經驗豐富的背包客,那麼可以完全不用擔心。 分享三個我在當地和居民互動的故事:

故事一-囉嗦但好客的AirBnB房東

第一天到AirBnB時時間還太早,我傳訊息問房主能不能早點去放行李,他一看我進門就直接讓我去房間,說道:「房間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先進來。」,後來他帶我到大廳登記資料,告訴我今晚房客們要一起組夜市吃走團,可以一起加入。

他帶著來自各國的房客到去夜市裡吃吃走走,幫忙介紹小吃攤,說這些食物的特色,客人們津津有問的品嘗這些夜市小吃,房東去排隊點餐讓房客們在一旁邊吃邊聊天,非常熱情招待。

我個人毛比較多,很喜歡問一推問題,我問他:「伴手禮要去哪裡買、可不可以洗衣服、想要安靜的房間、吹風機在哪裡….」,他總是一副有點不耐煩地說:「你為什麼不……(一些嘮叨的建議)」。總之,你可以向他詢問,但是他的回應方式不一定是讓人欣賞的,有時會回太多話。

整體來說,算是熱情招待但是話有點多的當地房東。

故事二-不能退貨但很樂意協助的印度店員

我與這個印度超市店員有幾面之緣。 第一次到超市裡買洗髮精,隔天發現不需要了,我便帶著收據想要退貨,她一臉臭說:「不能退款,只能換貨。」我說:「為什麼? 即便我從來沒有打開嗎?」。 人在國外,有時候真不能用自己的期待去看另一個國家的事。

第二天,我又到超市裡想要買女性衛生用品,但是在貨架上找不到商品,於是到收銀處詢問店員,她陪我一起去架上確認,並告訴我對面的藥局或許可以找到這個用品。

最誇張的不是此,昨天她才臉臭地拒絕我的退貨要求,今天她就變成殷切地像媽媽一樣,抓著我的手帶我去看對面的藥局,告訴我去那裏買我想要的東西。 我心想:「阿姨,可以不要抓我的手嗎?」 不過這個舉動倒是展現出印度女性的一種溫暖。

故事三-在叻沙麵店的貼心華人老闆

旅行到第七天,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有些疲倦感,這大概是獨旅的必經陣痛吧! 忽然在那天晚上覺得自己好孤單,每個來這裡旅行的人好像都有伴、有朋友,而我總是一個人走來走去的。 來到這家華人開的餐廳,帶著滿滿的期待要好好品嘗當地的叻沙麵,我看著菜單感到困惑,完全不了解裡面的描述是什麼意思(菜單是馬來文),只能望著圖片猜測。

那老闆觀察半天我無法點餐,就走過來問一下,向我解釋這個麵點的味道是什麼,終於完成點餐。

湯麵來了,而湯匙上有一坨深咖啡色的醬,我不太清楚接下來是要把醬混到湯裡,還是要邊沾邊吃,看到又是一臉困惑的我,老闆又走過來向我解釋,這個醬汁可以隨自己的口味喜好放入湯裡,接著他主動拿一個醬油碟給我,建議我先把醬放在這裡,吃的時候再依照口味輕重調整加入。

重點是老闆的態度很照顧客人的用餐體驗,不只是在餐點上而已,主動去了解客人的需求和問題,這樣的感受讓人非常的好。 和老闆對話也暫解了一種孤單的旅人心情,雖然我只是一個來吃晚餐的顧客而已。

AirBnB的房東與房客們 圖片來源:伊蓮

檳城景點與歷史街道

來到檳城,一開始並沒有規劃任何的行程,而我又不重視吃這方面,所以幾乎是走一個非常隨興的路線在檳城觀光。 不過因為住在喬治市George Town裡,意外住在小印度區,所以讓我整體上的便利性充滿了可變動和自在感。

以下主要介紹我去的三大景點,其他小地方就留給大家自由探索囉!

景點一-喬治市歷史保留區

我當時就住在這裡附近,走路五至十分鐘內就可以到歷史街區漫步。 其實喬治市本身算是一個老城,相較於檳城其他區域,這個區域的高樓和建築相對古老,保留著混和英式、閩南的建築風格,也可發現陳舊的壁畫,沒有太強烈的現代感。不管是民宅還是商業聚集處,許多街區的高度都不超過三層樓,連我住的AirBnB本身也是老建築改裝的,感受得出來這裡濃厚的歷史韻味,如果喜歡老舊、古城、有歷史感的地方,這裡會是不錯的地點

在喬治市內除了歷史保留街區以外,還有著名的「姓氏橋」,走到Jetty Bas Terminal公車總站的靠海側,這裡有許多不同姓氏的「Jetty」,這些保留下來的水上木橋,由不同的華人姓氏聚落組成,是源自於過去華人來到檳城這裡從事貿易和漁業,在水上生活,蓋起了木橋和住家形成的家族聚落,目前仍有住戶居住。

到檳城觀光時,別讓了來這裡的姓氏橋走走,這裡有紀念品店和小吃攤,天氣好時,走到橋尾還可以遠眺檳城跨海大橋,非常美麗的海景

景點二-檳城升旗山Penang Hill

升旗山這裡是檳城的最高點,高度833公尺,除此之外也是來檳城很棒的避暑地,如果在馬來西亞走動每天都覺得天氣好熱,這裡可以算是一個相對涼爽的地方。舊時這裡是英國官員的避暑處,現已改建為一般民眾和觀光者可進入的檳城山,裡面有餐廳、眺望台、藝術廊、觀景處、空中走道、棲息生態參觀區等。

除了可以從高處遠望檳城外,上升旗山還有一個特殊的體驗是搭乘斜坡纜列車,購買來回票,不到10分鐘的車程可以從底站到最高處,搭乘列車可以體驗到上升和下山的路徑,這裡稍作休息、用餐、觀景、避暑、健行,被大自然和山景環繞,很是涼爽愜意

纜列車、生態棲息區、空橋漫步都是要購買門票進入的,大家可以參考這裡的資訊:檳城山官網

景點三-伊斯蘭教與清真寺(Mosque)

來到檳城讓我體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是我非常陌生的伊斯蘭教,除了在用餐時幾乎吃不到豬肉,在生活中也常受到穆斯林生活習慣的影響。 天氣雖然非常炎熱,我在路上常看到女性將自的身體頭髮用衣物包覆著,連小女孩也是如此的,和他們交談之後,才知道這些頭巾也分為「夏季版」、「冬季版」,看著這些女性穆斯林能夠在這麼炎熱的地方,將自己包覆得如此緊密,充滿好奇,也很尊敬她們對宗敬的虔誠度

在喬治市內有許多清真寺,也會聽到每日五次穆斯林禮拜儀式的誦念,這些宗教禮俗深刻在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中,讓我也深感好奇,於是也到附近的清真寺參觀,把自己的四肢、頭髮也包覆起來,到裡面一探究竟。 對於伊斯蘭教婦女頭巾的說明,我覺得風傳媒這篇內容很完整,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風傳媒國際-頭巾、面罩、布卡、布基尼?一次搞懂穆斯林女性服飾

我參觀的是Kapitan Keling Mosque清真寺一般是可以開放給遊客、非穆斯林的人參觀的,在大門前會放置「歡迎參觀」的告示,進入前要和守門人確認服裝和參觀方向,就可以入內,記得保持對穆斯林和正在禮拜的人給予尊重。

檳城Kapitan Keling Mosque 圖片來源:伊蓮

整理來說,我覺得檳城很適合自助旅行,治安相對安全,不會給人太大的旅行壓力,就算不會馬來文和英文,來這裡也可以好好享受,參觀歷史古城,食物和氣候與台灣多有類似之處,也可以見到大馬的文化風情,這些特色融合在飲食、人文、歷史、景點、多元民族與宗教裡,如果還有更多時間的話,也可以安排探索海岸和檳城國家公園的熱帶生態自然喔! 最重要的是,到檳城不需要花大錢觀光,也可以住得很舒適,這也是馬來西亞很親近觀光客的一點!

馬來西亞檳城-自助旅行(下),會和讀者詳細分享我在檳城旅行的點滴所見所聞,和旅行故事喔! 敬請期待。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