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8-每天都好期待起床

離職後不只脫了制服,也免去上班打卡的時間框架。有句話形容現代人的時間相當貼切:

我始終搞不清楚,為何規定每個人九點上班、五點下班,難道打完卡坐在辦公室裡,能保證大家的靈魂都會專注於工作了嗎? 顯然對我來說是沒用的,那只是給習慣偷懶人的規矩。記得在倒數離職日時,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和我最痛恨的打卡鐘說:

痛快告別時間守門人的約束,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是自己的囉! 於是,我殘忍的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我要比正常上班時間還更早起。」 平時喜歡早起的我,終於可以在精神超好的早上七點半開工,在家中慢慢享用早餐,泡上一杯熱茶,展開一天的工作,甚至會超過自己規定的工作時數,但不必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就必須草草結束手邊的事項。

開始不上班後,我反而更期待起床。

伊蓮

這種「起床第一時間的自我感受觀察」,我發現對「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件事情的人」來說,可做為一個參考,試著練習比較以下這兩種情境中的反應:

情境一、起床時想到A事情的第一個反應:我好期待,好想趕快起床。

情境二、起床時想到B事情的第一個反應:我好想逃避,好不想起床。

每天剛清醒的時刻,想一想今日整天的日程,起床時腦袋一片空白,我們來不及用大腦理性去分析、自我欺騙,這個時候能反映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有時候,我們常浪費時間猜測、空想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喜歡的事情是什麼,我嘗試過不僅浪費時間又找不到任何收穫,更糟的是,有時連問題出在哪裡、想要回頭檢討的根本都沒有,更別說要有進一步的發現了。這時,請不要因為對自己一無所知而氣餒,每天去重複執行那件「可能喜歡和有興趣的事物」,每天完成後誠實地自我觀察、自我回饋,持續在行動中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展開這ㄧ天的工作之前,若發現今天的唯一期盼只剩下那頓午餐,那麼一定有哪裡出了問題。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