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跟護理師說了再見

child in blue hoodie sitting on floor
圖片來源:unsplash

繞了一段路,我還是選擇跟“你”揮揮手,好好說,珍重再見。

現在如果你問我說:“為什麼要捨去這個工作?”“為什麼不一邊工作,另外的興趣繼續玩下去就好?”,我無法說出甚麼足以說服你的答案,但是其實內心清楚得很,我再明白不過了,在這裡,想分享一下自己告別護理的體悟與心境

告別護理,其實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次想離開時

第一次想放棄做護理師的時候,是在2016年,於醫院工作剛好滿兩年,我似乎被工作掏空,我雖明白這份工作的辛苦和可貴之處,但我真的很想問,一定要這麼累嗎? 到最後我真的認真以為,我去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那優渥的薪水,沒有別的。

我開始討厭自己只為了錢而去上班,還敢掛著這種具有神聖意義的職稱,其實我心裡已經像個乾枯的井口,沒甚麼醫療奉獻精神可以付出給病人的,我僅是穿著制服又掛著護理師名牌,但根本沒有一點對護理工作的認同和價值感

當時的工作負荷很大,每天都有一百件事情要做,在我的眼裡,已經看不到病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醫療需求者,我只看得到那天有多少檢查報告要確認、有多少針劑要打、血管位置長在哪裡、今天的生理監測數值有沒有正常,我只想趕快處理好病人的醫療需求跟處置,根本無心管其他的事情。

對於工作的心態無法好好的調整,以及生理壓導致的生活紊亂,自己像是一個快燒完的蠟燭,已經燈枯油盡,不得不捨去這個眾人所欽羨的工作岡位,放下辛苦考取的執照,成為護理的中輟生


第二次想離開時

後來2018年,因為個人因素我又回到了醫療職場,當時我只抱著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的心態,長久絕對不是我的計畫,我自私的只想保證生活無虞、得過且過。

第二次,換到在社區醫療的診所內工作,雖不能說最喜歡,可是在這種工作壓力大幅減輕的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處理病患的小病小痛,我發現,自己能夠變得較為人性,重新找回對病人的同理和關心,也看得到每一個病人的表情,可以聽到他們的主訴,願意聽見到他們的不適和病痛,看到他們處理生病和個人生活的關係,我的心好像重新長出能夠有感覺的血肉

經過三年的洗禮,我不討厭當護理師了,只把它當成普通的鄰居相待,我可以每天固定和他碰面,但沒辦法主動進入他的家裡,只願相敬如賓,保持社交距離,以維護彼此的安全和界線


問題出在哪裡?

forest trees marked with question marks
圖片來源:unsplash

離開可以被視為一種解脫、放下,但沒有不釐清問題跟處理當時離開的原因,其實事情會重複的發生,或者說問題會跑回來找你

第一次選擇辭別護理工作時,記得我給了自己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1.如果我不能是為了錢而工作,那我願意為了甚麼而工作?

當時自己是一個能跑能跳、新鮮又剛出社會的全新車輛, 但苦苦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無鉛汽油,勉強用著別人也用過的。賺錢很好,可是賺錢不是我的最佳的工作動力燃料,也不會讓我每天起床很期待去工作,我總隱約地感受到,這中間哪裡出了點問題,還是少了些甚麼。

2.你為什麼不能適合本該是你的護理工作?

承襲在學校所學所識,以及同儕的群體壓力中,我總感覺到自己在一群穿白色衣服的人群裡,卻宣稱自己不是白色的,那樣地格格不入,好像是個局外人,接下來強迫自己找到不能勝任護理工作的病因

第二次再次選擇與護理告別前,我問自己另一種問題:

1.請問,你認為自己跟護理工作之間的關係如何?

2.你的本質跟這個工作的本質有辦法互不衝突,好好的重疊跟相處嗎?

兩次的問法不同,差別可大了,那讓我發現和找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了,以下是第二次問法找到的答案:

我的本質護理師工作的本質
喜好隨興、不拘小節工作內容標準化、講究SOP
追求自主學習推崇在職學習(已經被安排好的升階制度)
情緒起伏很巨大需要良好的情緒管理
喜歡獨立又安靜的工作環境常常需要進行團體工作內容交接和討論
不善於與人面對面交流工作環境需要與人面對面談話和進行醫療行為
需要創造和犯錯的空間幾乎沒有犯錯空間
喜歡有點冒險、嘗試沒有做過的事情需堅守醫療的作業流程,以確保自己和病人的安全

藉著回答問題,客觀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傾向和護理師工作的不重疊之處,而不把問題歸因在自己或護理師工作身上,我與護理之間的不適合,只是本質上沒有重疊,並沒有誰的問題比較大,或者誰對誰錯。

我誤穿了護士鞋,一直抱怨我的腳好痛,但不曾認真想過這雙鞋是否真的適合我,直到把鞋子跟自己的雙腳分開後,好好分別檢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我的鞋子。

於是,帶著這份遲來的領悟,讓我可以真正地安心脫下護理師的金箍咒,仰賴這個領悟和對工作和自我的理解,放下這個沉重又神聖的職稱,而不帶罪惡感和討厭成分的,最後想通了我們之間的關係。


一些對護理工作的體悟

在五年的護理執業過程中,體會到很多護理人才有的辛苦和內心掙扎,好多事情都是在工作之中才遇到跟學會,寫在以下分享:

1.治療流程標準化、SOP:

全部的醫療處置都有嚴格的標準和流程,為確保每位護理師可以做到相同的水準,所有的治療和步驟都要按照規矩辦理,這有點像是規定每個人開車只能開時數80公里,不管你本身是甚麼車,個人的性格和習性都會被標準流程磨平或同化,譬如三讀五對,連下班回到家,有時候我都會有點神經質的習慣重複的檢查東西,很怕自己遺漏或是錯置。

2.不能犯錯

犯錯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可能偶爾在工作中發生,或者在精神較為疲累時出現,如果我在咖啡店上班,比例弄錯了,頂多味道不好喝,重調一杯就好,犯錯並不會怎樣,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

但是對於護理工作來說,針劑劑量打錯了、治療做錯人了,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每個醫療的處置,不管治療還是檢查,只要有個地方出了差錯,你的麻煩就大了,這個錯誤除了病人本身會受到傷害以外,自己的職業道德也會遭受到嚴重創傷

即使你真的不是故意的,也會在職業生涯裡蓋上一個黑歷史,而且,非常暗黑

這讓護理師不得不隨時繃緊神經,確保自己不要犯錯,哪那怕學姊已經不在旁邊,我們都加倍的努力讓自己保持專注不要走神,所以,新手護理師的成長歷程是非常艱辛的

很多錯誤只會被看成是個人的工作疏失,都不會被視為合理的成長學習過程,也不會因為道歉就真的沒事了。不管你昨天有沒有睡飽、前天有沒有跟誰吵架、早上腦袋清不清楚,那都不是原因,因為你的錯會嚴重到傷害別人

3.病患病況的好壞,其實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這是我很後來才學到的一課,但我真希望我可以早點知道

不管病人好了或不幸病情變差了,這不完全是醫療人員或是治療上的問題,尤其是第一線的照護人員對自己照顧的病患會相當有感,變好跟變差,不直接等於治療失敗或是醫療無效,很有可能是疾病進程導致的

問題是,在護理的養成教育裡,有一門課程強調對病人的同理心,在同理病患疾病變差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變成同理心的囚犯,尤其如果把病人的健康問題和我們所做的醫療處置連結在一起時,就很容易產生職業的罪惡感,過度同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自己的工作精神壓力。

回頭想想,我常常控制不了過度同理,因為每次看到病人很痛苦、對疾病很多抱怨、很不舒服的時候,我都會部分認為,是因為醫療行為不夠準確、不夠紮實,才讓病人病況越來越差,每次病人說著你提供的醫療行為效果不好時,往往都容易感到很挫敗。

同理心是護理師需要反覆琢磨的雙面刃,可以助成我們協助病患很重要的職業精神,但也可以變成刺傷自己職業道德的彎刀。

4.護理師不是全才全能,是普通人,也需要經驗和學習

每次有人要醫療問題時,我都很怕回答:”我不知道。”,那感覺好像承認我白上了一次學校,多麼希望我像醫學辭典淵博,或者像google一樣神通廣大甚麼都知道,問題是,我不可能甚麼都會知道。

當你看到那些人殷切又期盼的眼神時,你會不敢回答:”我不清楚”,因為你怎麼樣都得想辦法說出一個又具醫療水準又正確的答案,我以前甚至以為,我應該甚麼都要知道的,因為我是在醫療現場工作的,怎麼會不知道呢?

人體的器官有分為好幾種,外觀看得到的,跟裡面看不見的,可以肉眼看見的也許還可以簡單做判斷,不過你的內臟還是骨頭怎麼了我們真的不會知道,因為我們並沒有學過算命跟透視法,那都只有電腦斷層和X光才可以真正檢測。

講出幾個模糊的症狀和主訴,就要能直接判斷問題的來源,那未免也太小看醫學這個領域了;護理師也有專科或擅長的科別,我們根本不可能甚麼都知道,甚麼都會做

有時候,我們的職稱有並沒有明確的科別跟歸類,因此被當成是甚麼都應該要會的全科護理師,還真是太冤枉了,護理師也是普通人,腦容量跟你差不多,老實說,我們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可多著了。

5.太負責,是我們的職業病

我記得以前學校老師說過一個故事,她說,她以前都被同事稱作一針,因為他只要打一針一定可以保證打到血管,很少會需要打第二次,這也讓她對於病人的醫療處置上,非常具有信心和成就感。

老實說,我曾經也期許自己變成那種不需要讓病人挨第二針的護理人員,我比病人認真地祈禱血管趕快跑出來,因為我真的不想被任何人白眼或痛第二次,在剛開始幫病人抽血的時候,我甚至還感覺得到自己的心跳加速,雙手也不由自主的顫抖。

有時候,出自任何對醫療的責任感,這種希望吃藥趕快好、痛苦趕快不見的、打針一次到位等等,向醫療人員的各種要求,會成為變本加厲的心理負擔,說真的,我們也很想為病人的疾病、痛苦做點甚麼,可是這不完全是醫療人員的責任

我覺得,有一個想法可以提供給護理師做參考。其實,疾病本身有點像是病患跟醫療人員所共同承擔的問題,我們只要盡量把病人所需要的醫療處置告訴他,自己盡力就好,要完全對病人的健康狀況負責,這根本是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只在醫院見過他幾天,然後他帶著拖延好幾年的健康問題來找我們,有時候這種高度期待,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講求健康進步的空間,讓病患為自己的健康狀況、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去做改善和負責,這比較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如果真的不行,那就請他另求高明,也告訴他,我們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必須靠他自己努力,或是一起靜觀其變了。


一些想對護理說的話

woman in black long sleeve shirt holding black ceramic mug
圖片來源:unsplash

第一次從護理師登出時,是連滾帶爬的,又帶著罪惡感及厭惡地逃走,連回頭檢視都沒有任何勇氣,而提起這件事也讓我感到很無法自處,似乎有種不理性的背叛感和無所適從的挫折;第二次登出,也就是現在,好像變得不一樣了,我認清自己的質地,也認清護理工作的性質,這次可以好好說再見,互相禮貌地揮揮手,轉身走各自該走的地方

我忽然想起,在醫院上班的第一年,每天的呼吸極促到無法止息,心跳隨時裝上了每分鐘100下的節拍器,也沒有一天是無聊的,我跟同事們隨時都準備好面對病人大軍的湧入。

不知不覺中,我的走路速度越來越快,常常覺得路人到底在慢吞吞個甚麼勁,心裡越來越容易焦躁,不知道”慢”所謂何云? 我細數著在工作上獲得的成就感和急速,我曾經欽佩自己的職業精神,願意為了配合病人的姿勢跪著幫他打點滴,利用最快的速度奔到任何有警鈴響起的地方。

我曾經透支一天24小時的所有精力,付出在上班的八個小時,只要換上制服,就準備好讓自己被呼來喚去,去照顧我負責的病人,不管在下班前我還有多少事情沒有做完,我都會想辦法把它完成,就算我的心力已經透支,哪怕從腸胃傳來的飢餓感已經被我擱置許久。

我很感激護理師的優渥報酬,曾經讓我沒有任何經濟上的負擔和壓力,也不曾需要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只要我願意工作的一天,幾乎可以保證自己不會失業,算是一個在現今社會中非常可靠、安定的職位,也是我最特殊的護身符

(同時這也是令我感到最矛盾之處,自己居然不太願意去做一個不可能會失業的工作!? 蝦毀…)

我想,我該走了,往別的叉路走去,這雙護士鞋,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再合腳,放棄也許很可惜,甚麼大道理好像都說不通,捨棄根本就完全不合常理,不過沒關係,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做傻事了,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可能曾經在某個時候撞到電線桿,因為很少按常理行事(哈)。

這次,想光著雙腳,探尋任何步伐所到之處,心中殷切地希望能夠在這個庸庸碌碌的社會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價值。

(謹以此篇文章,紀錄第二次登出護理師的日子,110/2/28 )

This Post Has 2 Comments

  1. 伊芙琳

    把身處護理工作的心路歷程描述的很清楚,心有戚戚焉。人最難得的就是瞭解自己,恭喜你終於有勇氣去檢視自己,並且有行動力去做出改變,真的很替你開心 😄

    1. Elaine伊蓮

      謝謝你,你的鼓勵總是很溫暖,也提醒我該去台東一趟了哈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