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已經大澈大悟、重新獲得人生方向的年輕人,在阿德勒的思想影響下,重新選擇了新的工作岡位-教育工作者,準備打造新的人生。但是,在三年後他又來到哲學家的書房,在現實社會環境的衝擊下,對於阿德勒思想抱持的徹底失望態度,認為那種思想的存在只是紙上談兵,在現實生活裡根本無法真正實踐。
問題是,這種思想真的是可以做到的嗎? 還是只是一個哲學家的理想空談? 年輕人再次與哲學家進行辯論,以他三年來的生活經驗去一一去追問。
行動指南內容分為以下五部曲(以下內容摘取自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內容目錄
第一部。可惡的他,可憐的我
思想是一種哲學,我們從哪裡來? 該往何處去? 身在何處? 又該如何活著? 哲學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並不存在人生魔法這種東西,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停地前進,在漆黑中摸著一條不知往何處的人生桿子。
在社會關係中建立”尊敬他人””想法,如實地看待一個人原有的樣子,對他人可以發展成獨一無二自我的用心觀照,是一種鼓勵的原點。
對他人在意的事情給予關注,嘗試著用他的眼睛看、他的耳朵聆聽、他的心去感受,以行動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同理。
人們往往抱怨,可惡的他、可憐的我,問題是環繞在兩個主軸上並沒有辦法決問題,把三角柱另一側轉向自己-今後該怎麼辦? 並思考它的內涵。
第二部。為何否定賞罰?
不可以責罵、也不可以稱讚。為什麼小朋友總是隨便搗蛋、搞破壞難以控制,因為小孩根本”不知道”那是不好的行為,在”不知道的狀況”下給予嚴厲指責並不符合情理,可以透過給予指導實踐教育。
責罰是犯罪唯一的遏止,不是教育的手段。以暴力為名的溝通,是為了跳過麻煩溝通過程,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是一種不成熟的溝通方式。
成人與小孩的互相不負責,小孩為了依賴一直留在未成年階段,依靠他人過日子比較輕鬆,不用負責任,也不用思考太過困難的事情。大人為了規避教育失敗、監督責任,選擇直接支配孩子,不讓孩子做困難的選擇、不讓孩子受傷,只是想為了明哲保身。
讓小孩從日常生活到人生都自己做決定,教育者只需提供作決定時需要的材料,例如:經驗或知識,尊重孩子的決定,隨時準備從旁協助,讓孩子練習自立和自己選擇人生。
第三部。競爭法則到合作法則
否定用稱讚讓他人成長的做法,褒獎讚揚會帶來競爭,行為本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讚揚,讓共同體陷入法則支配。如同跑馬拉松是為了跑完全程,不是為了跑贏誰。
人類有與生俱來的自卑,因為在孩童時期心靈的成長比身體要快,雖然心裡有想做的事情,但是身體條件不完美。因為脆弱而無法獨活,所以需要共同合作,社會意識存在每個人的內心,和人類的認同有深厚的關係。
人類的根本需求為社會的歸屬感,只靠著別人的稱讚才能獲得認同和幸福的人,直到生命最後都會努力追求更多讚賞,但永遠無法獲得滿足的人生。藉著自我認同的勇氣、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將個人價值放在普通而平凡的自己身上。
第四部。凡給予的,就得著
所有的煩惱,皆來自人際關係,人類的喜悅,也來自人際關係,除非有人可以自己獨活在宇宙,那麼不會有煩惱也不會有喜悅。
職業沒有貴賤,所有的工作在社會共同體下都必須有人做,人類只是共同分擔,價值是以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工作,不是以”從事甚麼樣的”工作判斷的。
重新回顧阿德勒思想,重點不是被賦予了甚麼,而是你如何去運用它,對人際寄予信任和尊敬,都是取自個人的決心。
要先相信,信任是一種具有徹底主動的影響力,人類只會願意相信”會相信自己的人”。如果我希望你相信我,那我必須先相信你,而不論你相不相信我,我都會繼續相信你。
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完全心意相通,相信一個”無法了解的人”,就是信任。先對眼前的人寄予信任,與眼前的人成為夥伴,由身為全體社會一部分的自己跨出最初的一步。
凡給予的,就得著,因為給予,才會得到;主動給予他人尊敬和信任,不要等待別人給予你尊敬。
第五部。選擇愛的人生
愛不是陷入,也不是純真又自然的作用,是一種基於個人意願的力量,從空無一物開始建構,因此愛的任務非常艱難。愛是兩個人共同完成課題,不是你的幸福,也不是我的幸福,是一起構築出”我們的幸福”。
把人生的主詞從”我”換成”我們”,藉由愛,把”我”解放出來,完成自立,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真正的接納世界。
人們害怕去愛,為什麼人類會向愛要求擔保? 因為先確信了肯定會受傷,認為不會有人愛上這樣的自己。因為沒有遇到”命中注定的人”所以無法去愛,但人其實是缺乏進入關係的勇氣,一直在感嘆沒有邂逅的遇境,讓自己只活在可能性之中。
所謂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打造。愛是一種信念,主動去打造稱為命運的關係,牽起旁邊人的手,以現在的自己盡可能舞動看看,命運就從那裡開始。
只是單單認識阿德勒、接受阿德勒,人生是不會改變的。真正受到考驗的是持續走下去的勇氣,每一天都是考驗,認真的舞動在每一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