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曲

圖片來源unsplash

閱讀心得

一邊在回顧被討厭的勇氣的二部時,讓我想起了第一次在書店拿起這本書的景象,那像是新版本的自己,再回頭看一次舊版本的我,互相對望著,那都是自己。

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一本書可以忽然間改變你的人生,也沒有哪一種思想可以瞬間讓人類獲得幸福,只能靠著自己的雙手慢慢去摸索,一步一步向著模糊不清的未來往前走。

在第一部曲談論完阿德勒的思想以後,不論是在人際上、課題上、專注當下之上,我都做了些微的修正,把內心的平衡尺稍微轉向,寄望獲得一種新的平衡點,以阿德勒思想做為基石,慢慢再去回顧,以及在生活中實驗,如果我真的那樣做,會發生甚麼事情呢?


第二部所談論的內容,就是在生活實踐裡我們可能會遇到的情形。就算知道了阿德勒的理想,但問題是,討厭的工作還是存在、家人的叨唸還是一如往常、伴侶之間無法溝通的問題依然,好像在一瞬間獲得所有人生解答,但又在那些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消耗掉實踐的理想,忽然對自己和阿德勒產生了懷疑。

有時候那種崇高的理想感覺起來真的毫不接地,在庸庸碌碌的生活裡常感覺其實無法與太過理想的觀念接軌,就像書中年輕人說的”僅是紙上談兵、不食人間煙火”。但是,也不該因此就毫不猶豫的徹底放棄

其實,阿德勒的想法是一種”使用的心理學”,不是”擁有的心理學”。在書裡即使獲得再多的思想,都不及在現實生活裡一個一個去實踐。不是說要馬上做出改變,像是直接找上司來商談課題分離、然後找家人討論人際界線、馬上擬定每日計畫,太過激進會與現實衝撞得太嚴重,反而讓自己精力殆盡。

就像書裡所說的一個段落,”我們如果希望世界和平,第一步就是與自己的家人好好的相處”,最簡單不過的一件小事就是每件事情開始的第一步。當個人都願意這樣做的時候,人類就會往世界和平的趨勢慢慢移動。

以下分享”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之三點我最欣賞的部分:


1.尊敬、信任他人

尊敬,一般常見於師長間、家庭間、職場間,但普通我們所被教育的是”縱向的尊敬”,學生必須尊敬老師、小孩必須尊敬父母,常以輩分年齡來區分,不以同樣身為人類去做”橫向的尊敬”

而尊敬可以存在於不同年齡、不同位階身分、不同職業別,只要同樣身為人類,如實看待他人的用心關照,對等的尊敬和你身旁一樣的人類,不用稱讚去褒獎、也不責罵作為溝通手段,關心他所關注的事情,試著用他人的耳朵去聆聽,尊重他人僅因存在就具有的價值。

信任,我們永遠無法看清一個人的全部,也無法同理他人的所有感受,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相信與他人產生夥伴關係。因為相信你是我的事情,你可能無法相信我,但那都不影響我願意繼續相信你,相信是一種徹底主動的影響力。

然後我自己也發現,相信除了運用在人際身上以外,也可以利用在所有不確定的事物上,例如:工作生涯、事情發展的走向、即將發生在眼前的事物、面臨重大決定時。相信更像是一種廣泛的信念,直接穿越所有複雜想法感受的單純意念


2.自己決定個人價值

人類存在於社會根本具有歸屬感的需求,可以安全的在社會裡安身,然而全權的將個人價值交付於社會認同的天秤上,將終其一生追求更多的滿足,疲於追求他人所認同的價值。藉由自我認同的勇氣,誠實地接納自己的原本樣貌,相信自己不需完美也同樣具有價值,接受普通而平凡的自己。

我們常以他人意見為客觀,尋求他人看法過日子,可是我們並沒有試著去理解自己,看看自己的原貌,然後時常跟自己說”這樣就可以了”。那些別人所羨慕的成功和目標,真的是我們自己期望也心甘情願去追求的嗎?  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也許我們從來不了解自己,卻以為最了解自己。


3.阿德勒是使用的心理學,每一天都是考驗

其實我無法一下就脫離舊有思想的熟悉感,因為守舊對我來說很容易。即使遇見阿德勒的思想讓我非常震驚也很想擁有,但個人還是常常擺脫不了舊習,如同書中年輕人所遭遇的教育實際現場一般,當小朋友在教室裡隨意搗蛋、不好好認真上課時,我們根本不會記得書裡到底說了哪些原則、該怎麼實踐。

因此,每天都是新的考驗,所以每天都是練習,每個當下都是一個點,藉由持續走下去的勇氣,將點連成一條線,不要將攻頂視為人生的目標,認真的活在每個當下。我並不會因為坐在那裡讀了一本書人生就變得美好,就如同認識了阿德勒人生也不會直接改變,問題是自己能不能持續抱持著相信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呢?

只能說,人生很難,現實也很難,持續的懷著勇氣也不簡單,真的沒有所謂標準答案。不過人生好似在很多的途中度過,我就在這裡跟著未來的自己對望,咫尺卻隔著天涯,慢慢的走,盡量讓現在的自己跟未來的自己越來越靠近。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