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們提到在疫情中對生活所產生的變化,以及對於工作產業衝擊和個人的影響,接下來,我想跟各位談談心理層面和價值觀上的一些想法,分別為疫情後的精神省思、作為地球上人類的省思,以這兩個主題去做探討。
內容目錄
精神省思-在漫漫的人生裡,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在數日子,以為數一天就賺到一天,也錯覺人生的時間還很漫長,年紀較大的人卻認為,我數一天生命就少一天,對於年長者而言,麵包隨著時間一個一個少去。
到底,每個人可計算的人生時間還算多少? 並沒有人知道。 可是要怎麼度過這些時間,我們絕對有能力主導,也絕對有機會可以身體力行,試問每天晚上的自己,如果今天再重新過一次,我依然願意這樣度過嗎?
對自己來說甚麼才是重要的?
在世界遭逢危機,人類真的剩下最後的日子之時,如果任何身外之物都必須丟棄,自己這輩子最想要留下的事情是甚麼? 對我來說那時候,甚麼才是會在這渾沌的生活裡最重要、最想要保留下來的東西呢?
是感情嗎? 是工作成就嗎? 是學業成績嗎? 是婚姻關係嗎? 是個人財產嗎? 是健康的身體嗎? 是充裕的時間嗎? 是完美的容貌嗎? 是無拘無束的人身自由嗎? 是最貼心的知己嗎? 是一次周遊世界各處的體驗嗎? 是陪孩子長大的機會嗎?
去試想看看,就像是在充滿漣漪的水池裡想辦法看清楚水下的東西,像天真的孩子一樣用最純粹的為什麼、執著的心態,去探索自己的答案,往內心深處去追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想要的是甚麼?
常常,我們有太多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可是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往往有過多的煩惱和事物在生活中運轉。為了工作的事情煩心、為了籌孩子的教育費、為了今天重要考試的準備焦躁、為了打聽哪裡有合理的房屋價格、為了準備個人職涯的競爭條件努力、為了不斷抬升的物價指數憂心等等。或許我們的心已經被充滿壓力和憂慮的生活燃燒殆盡,不再以體驗人生的心境去看待自己的生命。
說真的,疫情如同一場地球上的病毒原子彈,不斷的擴散和留下無盡的影響力,也許那些被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患也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會遇到這個關卡,也無法預期老天爺會留下多少時間給他,假如主角是你我,處在一個生命的尷尬懸崖,躺在醫院裡帶著氧氣面罩,忍受病痛和無法動彈的身軀,除了對活下去的渴求,會想的第一件事情是甚麼?
重新開機一次,把一切歸零,在有限的時間裡留下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列下自己真正想認真保留的那些,其他的,好好擱著然後練習捨去。
那些其實早就想做,但是一直拖延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經驗 : 看看薪資帳戶感慨是該理財了、半夜下班返家的時希望以後可以早點睡覺、看到凌亂的房間想找時間重新布置房間、覺得花費太多時間在社群媒體、應該找時間看看國際新聞、最近過度飲用含糖飲料想要戒掉,如果你也曾經想過這些,很可能自己心裡早就打算做這些調整,只是無限的被延期了。
我們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期望,只是在那些如同小苗的願望裡容易被忽略和掩蓋,覺得人生已經夠忙了還要花費心力跟時間去進行改變,因此默許自己把這些無限的往後拖延,告訴自己 : ”我以後會…”.、”到時候就可以…”、”等到明年之後…”,我們都可以輕易找到拖延的理由,只要不妨礙到今天就明天再說吧!
可是,長此以來,我們一直在等的未來和期待,會不會一直都在未來,不會變成任何一個現在?
以我自己來說,我以前總是覺得減肥是這一個禮拜的事情,稍微少吃一餐、找一個時間只吃蔬菜不吃飯這類的方法,因此我一直都在幻想著自己哪一天可以減重成功,穿著美麗的洋裝及高跟鞋,有著一雙細長的腿,但我並沒有認真的去理解到,其實減肥是一段漫長的馬拉松,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往後都要嚴格的控制飲食和運動,但至始至尾我都巴望著目的地但沒有作任何行動,也懶得開始。
最後,我只是讓自己習慣了拖延。
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情,不如立刻記在備忘錄裡,或是設定鬧鐘提醒自己,用最直接的方式讓自己去接觸、去熟悉,或許開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艱難,也不會像預期的那般陣痛,只需要按下一個開始鍵,事情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了。
讓自己脫離那個早就想做的謊言,就算每天只打算走一小步。如果你真的想要爬山,不會一直看著自己的腳一動也不動,邁出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就算中途折返,至少還可以對自己說: ” 很好,至少你願意開始了”。
如果人生是一個月光寶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月光寶盒,裡面藏著自己最心愛的寶物,每天睡覺前都忍不住多看他幾眼,確定它的存在,也讓我們感覺到擁有的滿足,在生命枯萎以前,我們一點都不敢去想像寶盒被奪去的那一天,我們一如往常細心的滋養他、呵護他、投入各種關注在他身上,像多比看待魔戒一樣的珍視,緊抓不放,與他形影不離。
然後,寶盒裡的物品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害怕他被奪走,想辦法遠離那些貪婪的人,或是可能威脅他的壞人,直到寶盒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就算每天小心翼翼的雙手捧護,有一天還是將滿溢的寶物灑落一地,當看到空蕩蕩的寶盒裡,那一個最初放入寶盒的物品,早就視而不見,也被自己遺忘了。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把一個空盒子塞滿,就如同時間看似無限的人生一樣,因為有許多想要,而時間好像可以滿足任何我們的希望,只要時間還夠,多許個願又不是甚麼犯法的事情。假如,許下一百個願望,我們還會願意記得最初的三個願望嗎? 我們還會清楚知道,最想要實踐的願望是哪一個嗎? 或許會錯覺,冗長的人生清單是種抱負,是對生命的渴求,但是也容易迷失掉自己最珍惜的那一個。
如果生命是每個人的寶盒,你覺得,你會想要擁有多少寶物?
而我們是否會記得,最初放入每個寶物的那些時刻呢?
不斷在許願的人生
疫情緊繃期間,我們減少社交外出、減少群聚用餐、減少夜生活、減少到電影院、減少到人多的商業場所、減少許多戶外活動。短時間內我們實際體驗到了一種無娛樂生活的滋味,好像,生活少了一些色彩,一種明顯感受到的無聊乏味。
然而,生活還是照過,我們還是面對工作,還是三餐吃飯,每天睡覺,照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我們在貼近生活需求的邊界線過日子,卻也慢慢習慣極低慾望的生活。日子開始漸漸地留出空白,往回看,為何以前總覺得生活非要五彩繽紛不可? 至少空白的紙,還可以動手著色,充滿色彩的繪本,卻是一點發揮空間也沒有。
有人喜歡人生清單這種概念,然後計畫在每個時間點去完成他們,也認為這些事情成就了,也完整了自己人生的願景,譬如:想要買房子、擁有自己的家庭、想要一場無法忘懷的戀情、想要完成在學業上的成就、想要一桶能夠周遊列國的資金、想要親身到極地探險、想到海島定居、每天都與美食為伍等等。
並不是說渴求和慾望本身怎麼了,只是,沒有這些期待,人生也不會就此暫停跟失去動力, 我們還是會努力繼續存活,只是把眼鏡換成了黑白墨鏡。
小時候,我們曾經看過阿拉丁神燈卡通,喜歡那種許願,然後想像哪一天可以實現願望的時刻。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願望,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那些期望跟現實的衝撞,或是實際條件的不許可,於是,我們是失落,我們感慨,好像不是每個願望都可以成真,無奈自己現狀,無法滿足當初許願的孩子。
期待很好,許願也讓人充滿希望,可是,我們的願望讓身軀越來越龐大,腳步越來越緩慢,內心空間越來越狹小,一直以來,我們認真的許願,但是內心似乎並不知道有沒有真心渴望,我們拉著願望的希望之繩,卻變得越來越不自由,為了早點實現願望要認真存到第一桶金、努力工作取得肯定、傾盡心力對待伴侶、每天用心準備課業與考試。
最後我們活在願望的路途上,並沒有踏足在自己心甘情願的人生裡。
過多的願望讓我們誤以為人生是為了實現願望而努力,許願代表了生命渴望的一部分,但無法概括我們全部的人生,畢竟除了願望以外,人生還是一片很遼闊的草原,不是嗎?
作為地球上人類省思
疫情以後,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
台灣目前疫情相對穩定,但是台灣以外的世界各國仍然動盪不安,遭受下一波的爆發和感染,屢屢創下新增個案紀錄。我們很難去想像,在這一連串的感染、病毒傳播、突變、進展成重症、醫療資源耗盡、人口變化、人類工作及生活受到衝擊、生態改變、經濟產業重新洗牌、國際政治關係改變、旅遊市場停擺、世界衛生觀念等等,在疫苗正式問世以前,似乎疫情帶來的改變還在持續進行當中,不知不覺塑造人們另一種生活的樣貌。
我們已經踏入一個無法往回走的時間隧道,新冠病毒在每一個人身上留下最特殊的印記,可能是一個航空公司的老闆跟董事,一個專門走歐洲路線的導遊、一位常駐中國的商人、一位專職感染科的醫生、一位負責公共衛生的職員、一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一位遭到裁員的旅遊業者、一對負責家庭生計的夫妻,甚至是一位剛上小學的小孩子,這些印記都將轉變為在疫情裡最深刻的體悟和記憶。
未來疫情逐漸明朗之時,世界的樣貌會如何被重新塑造? 我們將會進入一個後疫情時代的隧道。我們還會每天出門都戴口罩嗎? 出國限制會增加嗎? 會有甚麼樣的新科技出現? 那些產業會忽然的崛起? 人們會開始正視公共衛生嗎? 國家政策會投入哪些新計畫? 每個人都會有公平施打疫苗的權利嗎? 新冠病毒會真的消失嗎? 有可能出現治療的藥物嗎? 病毒與人類的故事,會繼續寫下去。
這次的新冠疫情帶給全人類最沉痛的省思跟打擊,看起來是最壞的時候,但也是最好的時候,挺過每一次,我們又獲得新的智慧和勇氣,藉此也得以去觸碰到以前未曾認真思考過的層面,以及想像未來的樣貌和變化,把這次疫情當作一個陣痛的提醒,就像是在遠處發生了大地震,千萬不要天真的認為海嘯還離我們很遙遠。
我們可能會戰勝病毒,但是病毒終究會與人類共爭生存
我們觀看新聞頻道時,看到許多報導在陳述新冠肺炎疫苗的實驗狀況,和預計問世的時間,民眾都在期盼著解藥的出現,就可以解決人類的一大痛苦,擺脫各種疫情帶來的麻煩與不便。
人類總是自栩主宰著全世界的樣貌,不管要進行革命跟改變,終究有一日都會靠著智慧跟意志力去完成。憑藉著世界上各個醫學專家和科學家的辛勤努力和研究,我們不難去想像,未來的某一天,新冠疫苗會誕生,成為人人瘋搶的希望疫苗,人類會運用群體免疫的方再一次將新冠肺炎病毒打擊到世界的最角落,讓它寸草不生,就像過去人類成功打敗天花、破傷風、小兒麻痺、流感病毒一樣,我們只是還沒到達終點,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
在可見的未來裡,我們不一定會再遇到一次嚴重疫情,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新型的病毒,而病毒似乎隨著人類的活動而進展和演變,像是藏在世界各處角落的敵人,在肉眼看不見的細胞內,悄悄生長著,悄悄演化著,伺機尋找侵犯的宿主,終究,除了新冠病毒,我們還與許多看不見的微生物和病毒共生共存著。
人類或許是地球上最聰慧的物種,但我們還是與各式的微生物和物種共同存活於地球上,生物相爭的生存環境下,我們終會面臨到一次又一次的生存挑戰,到底是要把敵人趕盡殺絕,還是要與之和平共處? 我想這些未來發展,都會一次又一次挑戰著人類的選擇,也會一頁一頁的寫在歷史中。
重新思考與地球的相處,不自視為最聰明強大的物種
我們不免殷殷期盼著疫苗的問世,似乎是這場災難的終點,太多生命和被感染的病人在未知裡與病毒爭奪時間。身為人類裡的一份子,我總是自私的希望病毒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就此消失,在同時在疫苗誕生後,能夠劃下這場災難的休止符。
因為病毒使我們害怕、恐懼、痛苦,看不清生與死之間模糊地帶,無法預期任何它帶來的影響和結果,我們在一片黑暗的時空裡摸不出人類出路,心底只希望可得以幸運的生存下去,殷殷等候吹起屬於人類戰勝病毒的號角。
然而,我們只是地球上的一份子,只是整個生物群體的一部分,人類的歷史如此短暫,卻完全改造了地球的樣貌,相較於已經存在好幾萬年的物種,人類如同只是剛開始成熟的細胞一般年幼,卻自恃非凡和強大,企圖要以自身的生存去脅迫整個生態鏈提供資源和能量,逐漸的消耗地球上的能源庫,不管是經濟活動、開發自然資源、排放汙染物質等等,都是對地球與其他物種的傷害。
我們可以獲得人類的勝利,我們會走向更加繁榮的願景和社會,但我們始終存活地在球上,也仰賴地球和自然得以生存,有一天地球與物種消耗殆盡之時,病毒不再是我們的宿敵,那會是人類為自己鋪下的生存之戰,雖然那些都還離我們很遙遠,可也那是人類後代要承受的結果。
試圖向人類警示和反撲的自然,以病毒之姿提醒了我們,除了保護自己人身健康安全,珍惜每個人生所帶來的歷程以外,也需要好好審視自己對待生態與地球的方式。可能無法完全做到對地球無害,但是至少能夠開始減少資源消耗和生活態度,以對自然友善的心態去經營與地球的關係,把自己當作一個地球的短暫住民,滄海中一粟的渺小,讓地球和自然能夠順利運轉下去。
今年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給我們一個提醒和啟示,但人們總是健忘的,我們喜歡遺忘的美好,因此歷史常常會重複發生。我想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記錄這些反思,不管是提醒自己也好,單純寫心境也罷,在重拾疫情過後的正常生活以前,想要好好記住那些曾經體會過的省思。
推薦一部自己最近觀看的紀錄片給各位,是一部由DW Documentary製作的影片,主題是新冠肺炎病毒如何改變世界? 內容以時間軸的方式記錄了新冠肺炎的進程與擴散,同時記錄了一位確診病人在醫院裡的過程,以及世界各國家、包含台灣在流行病中的想法與行動,推薦給讀者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