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為什麼要練習獨處

people walking on grey concrete floor during daytime
圖片來源:unsplash

首先,我想要詢問各位一些問題:

你覺得獨處對你來說重要嗎?

你認為的獨處是甚麼樣子的呢?

如果說生活中可以完全避免一人情境那麼還需要獨處嗎?

為何人渴望與人連結但又在某些時刻特別需要獨自一人呢?

我想,你一定有屬於自己的答案,不管我每個人們需不需要獨處,甚至探究說獨處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有甚麼用處,在這裡,你可以自行先給”獨處”一個自己賦予的註腳,例如:

獨處是一個人

獨處是種寂寞的感覺

獨處是沒有跟任何人講話的時候

獨處雖然每天都會遇到但不容易注意到的時刻

獨處就是跟自己相處的感覺

從開始探究這個獨處狀態前,先把你自己對獨處的第一個感覺記錄下來,接下來我們來探討為何人需要獨處。


處練習,熟悉最陌生的自己

跟自己相處,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經歷的事情,卻對很多人來說自己是最陌生的,因為無時無刻與自己相連在一起,體驗不到所謂”相處的感覺”,似乎不需透過刻意認識就已經非常熟悉,可是為什麼,偶爾獨自一人時會這麼窒息、難受,也很容易被寂寞感突襲呢?

為什麼人很難獨處,不僅是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也需要與人的連結與支持,自小我們出生在家庭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眼睛一打開生活被外界的人事物圍繞,大腦忙著處理來自外界的刺激跟訊息,轉過身來,我們卻對於”自己的存在”感到很陌生,因為我們無法以認識外在事務的方式去認知自己,也很難感覺到自己

請把你自己想像成一位最熟悉的朋友,跟自己共有著身心靈,透過與自我相處的時間,與自己協調、溝通,一起面對各種外在的事務,好好在獨處的時刻感受自己、往內心聆聽,你或許會忽然發現,很多問題的解答都不是在外面,而是在你自己身上


獨處不是與世隔絕,是一種主動進入的單人狀態

有人會認為獨處是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是一件很可怕、很寂寞的事情,隨著獨處時間越長,越會感受到焦慮不安、寂寞空虛,擔心自己被世界遺忘。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獨處本來就存在了,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人們在”獨處”和”人際間”兩個狀態切換,可能是睡前一小時、通勤的那幾分鐘、自己在辦公室專心完成工作的那些時間。主動營造獨處,將獨處視為一種偶爾的單人狀態,一種偶爾的社交區隔,此時,我們能藉由這樣的獨處時間,來完成安靜且需專注的單人活動,例如:創作、工作、思考、自省,

在偶爾無人陪伴的時候,適時地把自己調整成”單人狀態”,告訴自己目前是屬於自我的獨處時間,免除多餘的擔憂。


進入非常自我的狀態,聆聽來自內在的聲音

你有過一整天都沒有跟外界互動或是跟人對話的經驗嗎? 如果你可以預訂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天,你會想要做甚麼呢? 我個人很常有這樣的經驗,短至幾個小時,長至好幾天,因此我特別想要告訴無法喜歡獨處的人,獨處真的不如你想像中的那般恐怖。

當你誤以為獨處等於孤單,你會失去單純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

深度的獨處,是一段處於非常孤立、長時間沉浸自我的時光,必須完全不能受外界影響,需要主動營造才能夠達成的,透過與自己緊密接觸的媒介活動去創造,我最喜歡的獨處營造方式就是:一個人去旅行。

此時,我們能進行非常細膩的自我談話、觀察、理解,聆聽到自我心底的聲音,我們其實很擅長偽裝自己本來的樣子,藉由這種專注的獨處,像是一層一層剝開洋蔥一樣,我們有機會揭開多個面向的自己,或把自己原本的樣子尋找回來

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 是別人眼中的你,還是你所知道的自己?


silhouette of person sitting on bench near body of water during daytime
圖片來源:unsplash

適時地遠離過多的資訊與外在影響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的想法跟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可以透過”獨處”的時光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稍微遠離一下社會圈的價值與約定,像是:書寫個人日記;晚間家人都去睡覺時放自己喜歡的音樂聆聽。

”由自己決定”這個部分加強了我們對某件事情的主動性,適時跟外在的資訊與影響適時劃開距離,讓自己不長時間處於”以他人為中心、外界資訊超載”的狀態。

為了在社會中生存,我們很多時候的行為想法是受制於他人的結論、規範、價值、社會觀念,偶爾的從人際關係脫離,獨處是確保留有自己的空間、生產自己的想法、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對自己有某一程度的掌握權,不至於在群體生活中與訊息超載的情形下讓自己的存在被埋沒。


為了那些無可避免的獨處做好準備

有時候,生活上難免會遇到必須”得獨處”的時候,或者說這件事情只能由自己來完成。

譬如:老師在辦公室批改學生的作業、上班族老闆指派單獨去出差、另一半過世的妻子,不論是情境條件、工作、環境因素所造就,我們偶爾都有可能處於”不得不面對獨處的時候”

你可能覺得這更像是一種自尋煩惱,就像也許有人會抱怨:反正我又還沒開始獨居,幹嘛練習自己一人?

我們都可以理解這句話:”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陪伴自己一輩子,即使是家人也會有離開的一天”,可是我們卻在日常生活儘可能的”避免獨處”,現階段還感覺不到自己需要獨處、距離那種無人能陪伴的時候還很遙遠。其實,我們並不知道那種時刻甚麼時候會突然降臨,如果能夠在平時練習獨處習慣,幫助我們在不得不面對獨處的日子裡,就像游泳前先進行暖身一樣,以利身心順利調適


在家人朋友與親密伴侶之間,騰出適當的個人空間

每個人多少都需要有個人空間和自主權益,小事情像想吃甚麼當晚餐、大事情到甚麼時候決定結婚、自行選擇職涯等等決策,面對重要的人際關係如朋友、家人、伴侶何嘗不是如此? 即便這樣,往往個人想法與對方期望產生歧見產生衝突時,以”對錯、是非、好壞、優劣”等字眼去分辨黑白,嚴重時更用彼此關係作為威脅,當我們沒有好好處理跟溝通時,可能最後會是傷痕累累的對方,或者毫無隱私跟個人空間可言的自己。

在各種緊密關係之間,我們會更加需要獨處的時間

從生活的各種面向、觀念、想法、興趣等面向去思考,人會隨著時間潛移默化的產生改變,造就了每個獨一無二的個人,就因為世界上沒有人完全相同,所以非常需要彼此尊重跟理解,和適度的個人空間去滿足對自己的需求。

其實越緊密的關係,越需要劃出個人空間,人希望互相依賴,不會是被同化跟吞噬,擁有適度的個人空間,互相尊重彼此不同的地方,關係就可以從”窒息感”轉移到”自在感”,即使我們不相同也不會互相干涉,彼此關係還是一樣親近,讓獨處健康的存在於親密的人際關係中

練習獨處,其實能夠幫助我們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找到更特別的自我、與他人更自在的相處。


《獨處練習》書籍已經在各大書店上架囉!

《獨處練習》系列文章總覽及書籍資訊

一、為什麼要練習獨處

二、獨處與孤獨

三、獨處與自我

四、獨處實戰狀態

五、獨處記趣

你的留言...